大学讲座新闻稿模板
大学讲座新闻稿应该怎么书写呢?我们应该把讲座时间、内容、开展情况等信息分享给读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大学讲座新闻稿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校园新闻稿范文【1】
2日中午,“二师杯”足球赛在中文和物电两队之间展开半决赛的对决。
除了众多学生球迷外,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阎伟、物电系主任肖明等也前来观战。
现场拉拉队声势浩大,两系均搬来了大鼓助威,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最终,物电系以3:1战胜中文系,成功进入决赛。
上半场开赛后,物电系便打出迅猛的攻势,抢先进球。
但是由于球员犯规,该球被判为无效球。
比赛进行20分钟后,中文系在加强防守的同时,80号选手艾山带球冲过对方两名后卫,挑射进球,赢得一阵喝彩。
上半场结束时,中文系以一球的优势暂时领先。
下半场,物电系调整比赛战术,加强了合作。
13时28分,11号队员吴烈在9号王聪任意球的发射下,点球进门,拉平比分。
比赛变得更加激烈,双方队员穷追不舍,6分钟后,11号队员再进一球,物电系开始领先。
与此同时,中文系更换3名后卫,加强进攻,期望借此举反败为胜。
但在比赛的最后关头,物电系23号队员带球沿右路下切,拉入球门左方,临门一脚,又进一球。
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物电系以3:1成功进入决赛。
物电系足球队队长朱磊说:“中文系虽然战败,但让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观看了4场比赛的华厚杰老师表示,这场比赛十分精彩,中文系和物电系的队员表现的很出色。
据悉,本周四下午,物电系与建材系角逐冠亚军。
关于大学新闻稿范文300字【2】
我校开展《让世界充满爱》大型教育讲座观看活动上周我们开展了有关“自尊自爱”的班会,这周我们又在班里观看了《让世界充满爱》的教育讲座,可谓感慨万千。
说到自尊自爱,每个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到自尊自爱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家都会说:“自尊自爱,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惜自己。
是的,世上没有永远的关怀,也没有永远的`幸福,更没有谁会永远把谁当真!只有懂得爱自己,才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大学校园新闻稿范文。
如果连自己都不晓得爱惜自己,不尊重自己,还能期盼谁来爱自己呢?女孩子跟男孩子是有区别的,男孩子可以大大咧咧的,但女孩子不可以;男孩子可以说脏话,但女孩子绝对不可以,否则将是自己对自己的不尊重。
不要太随意地对待感情,否则你最终得到的,绝对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到时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可明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做,这样的人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不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就永远也没有资本去骄傲!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要懂得自尊自爱外,还要懂得爱我们的父母、家人和一些关心爱我们的人,因为世界需要关爱,人们更需要关爱。
母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去体验;母爱是永恒的,它会使人终生难忘;母爱是伟大的,它能给人无穷的力量。
父母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法用彩图描绘,它需要发自内心的感受。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又有谁真正领会到呢?“丝丝白发女儿债,历历深纹岁月痕。
不要忘了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是谁一手操劳,父母为了你可以不要面子,而你因父母的唠叨产生怨恨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想过他们的痛苦呢?
同学们,牢牢捉住这来之不易的爱,好好珍惜吧!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学术交流讲座——湖南大学杨荣华教授讲座新闻稿【3】
上午,杨荣华教授在我校中心教学楼602做了关于“化学生物传感”的报告,张小玲教授、齐美玲教授、李晖教授等十余位老师以及众多同学们积极参与。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杨教授应用荧光内滤效应和单双波长法为基础近几年的新进展,以及一些提高核酸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这些创新的方法新颖有趣,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讨论和积极提问。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国家科学技术部2001年7月正式下文批准依托湖南大学边建设边开放,前身为“化学计量学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7人,包括教授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4人。
实验室以纳米和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400余项;实验室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其中近五年发表SCI源刊物论文750余篇。
杨荣华教授,1964年出生,1994年湖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湖南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后。
2003年10月北京大学副教授,2005年5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6-200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教授。
2008年9月至今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85工程”建设化学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担任《E-Journal of Chemistry》地区编委、《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等杂志编委。
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在世界高水平期刊《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CS Nano》、 《Anal. Chem.》等SCI源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